当下热点的“灵活用工”!到底是啥?财税和利弊如何?

1. 灵活用工是什么

在说灵活用工前了解一下税筹,税筹是帮助企业合理的执行税法,不交冤枉钱,比如你的个人所得税,年终奖一次发放和分配到工资中去分别发放,要分别计算,减少个人的税收负担,这就是合理的税筹方式。

像一些企业掩盖收入、虚列费用、购买专票等行为都是打着税筹的幌子的犯罪行为,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灵活用工本身是一种模式,简化的说就是搞“兼职”(有点偏颇),假如有一天你做大做强了见投资人可以改口叫做“灵活共享经济”,在这种模式下的人员可以称作“自由职业者”、“兼职人员”、“灵活用工人员”。

本质上灵活用工是税筹的一种落地方式,是企业优化成本结构的一种具体办法,指企业短期及项目性用工模式,同时也是传统固定用工的补充。包含劳务派遣、外包用工、非全日制用工、退休返聘、实习等劳务用工,以及其他招用短期或临时性人员的用工方式。

和传统用工模式简单对比如下:

1)传统用工

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出现问题纠纷适用于劳动法,关系固定,企业责任大。养着你,难,辞了你,更难。

企业成本相对较高、负担较重(薪资、福利)风险大(劳动纠纷、工伤)员工个税费用高。

2)灵活用工

有服务协议无正式劳动合同,双方出现问题纠纷适用于民法,关系灵活,责任各自承担。

大大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利于聚焦核心业务,个人收入明显提升(很多临工者是不交个税的)。

简单粗暴的鉴别方式:凡是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存在服务关系的基本都可以归类为灵活用工。

随着社会的产业用工结构变化,灵活用工模式渐渐浮出水面,今年的疫情正是一把火逼迫企业把“灵活用工”推到了台面上,也引来了无数企业的疯狂窥探。

各方加持加码下,各类产品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个万亿级市场初成规模,又一个风口来了!

2. 核心行业及场景

1)行业及场景(举几个例子)

直播行业—网红主播结算;

传媒行业—自媒体KOL结算;

电商行业—推广返佣结算;

物业行业—(渠道佣金结算);

旅游行业—导游、志愿者、翻译员、导购结算等;

数娱行业—作家、写手佣金结算;

教育行业—线上教师结算;

支付行业—POS推广人员结算;

培训行业—讲师、教练、老师、顾问结算;

医美行业—线上医生、顾问结算;

以上,仅仅是一些例子,本质是不签实际劳动合同的用工模式基本都可以匹配“灵活用工”模式,自己看看还有哪些。

2)目标用户行业排名

简单的统计了一下,主要是竞品调研和报告调研,前三行业排名如下:

直播(虎牙、抖音、斗鱼……)物流(德邦、顺丰、韵达……)社区电商(一淘、京东、大象……)

其余的不太好排名了,客户都是机密的内容,各家资源和能力分布也不同,无法进行详细的分析。但是整体来看,这些行业都是大客户,各凭本事吧。